前位置: 主页 > 中国驰名商标网 > 新闻 > 正文

文旅融合:大运河“1134”规划密码

来源: 今日商讯www.prtoday.cn  2019-10-17 16:54:26 中国驰名商标网
      大运河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更是中华文化的一张生动名片。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系统的旅游规划与开发是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的重要手段。绿维文旅在《大运河(北京段)文化带资源普查暨旅游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项目中,调查河段总长度约202.9公里,考察140余处资源点,线路行程约150千米,查阅上百份资料,听取指导意见百余人次,最终高效优质地完成了《大运河(北京段)文化带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大运河(北京段)文化带旅游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让更多的游客共享世界级文化旅游盛宴。
图片来源图虫
 
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
      运河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曾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在2019年世界运河城市论坛暨世界运河大会开幕式上致辞时强调,中国大运河,不仅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更是中华文化的一张生动名片,展现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和文化力。要深入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挖掘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着力展现新时代大运河文化带的崭新风貌,着力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品牌标识,着力构建文明互鉴的世界运河文明共同体,努力将大运河打造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文化品牌和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让壮美运河延续千年神韵。

旅游擦亮大运河文化“金名片”
      保护、传承、利用大运河文化是时代的命题。挖掘大运河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用旅游擦亮大运河文化“金名片”,成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与利用的重要手段。世界看运河,运河看北京。政治国脉、历史文脉、经济动脉、社会命脉和生态水脉是北京大运河文化带的价值所在。绿维文旅在《大运河(北京段)文化带资源普查暨旅游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项目中,通过前期资料搜集与专家座谈,实地踏查与补充考察,头脑风暴会、内部讨论会、专家内审会、座谈访谈以及阶段性汇报及沟通等流程,调查河段总长度约202.9公里,翻阅了上百份资料,考察了140余处资源点,线路行程约150千米,拍摄资料照片2000余张,听取指导意见百余人次,完成的《大运河(北京段)文化带旅游资源普查报告》《大运河(北京段)文化带旅游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获得了专家一致好评。

优良级旅游资源分布图
 
大运河(北京段)文化带旅游发展规划解析
      一、重点:旅游核心吸引力打造
      目前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旅游核心吸引力不足,需要在旅游品牌建设和重点旅游项目打造上做足文章。从全国来看,构建类似于“万里长城—北京长城—八达岭长城”的“中国大运河—北京大运河—大运河旅游品牌产品或项目”的发展架构。
      二、难点:资源协调与用水问题
      大运河文化带旅游发展存在两大难题,一是相关资源的统筹利用,二是旅游开发必然导致的大量用水问题。开发涉及面广,统筹协调较难。大运河文化带旅游开发涉及北京七个区、近185公里河段、上百处资源点。目前各河段旅游开发程度、用地条件、文物保护现状、景观风貌等参差不齐,且涉及的利益群体较多,难以统筹协调。开发必做水文章,用水问题较大。大运河文化带旅游发展的核心是做好水文章,而北京作为超大城市、严重缺水城市,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统筹解决旅游开发所带来的景观用水、娱乐项目用水、景区生活用水是大运河文化带旅游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三、规划亮点:1134项目体系
      绿维文旅提出了“1134”的项目体系:即“一道、一带、三引擎、四支撑”。 
      · 一条水道:水道(游船),通惠河(部分)、北运河、潮白河(部分)。
      · 一条休憩带:步道+绿道(骑行)。
      · 三类引擎项目:5A级大运河景区、大运河文化园、大运河文化旅游小镇。
      · 四类支撑项目:运河景区、运河博物馆、运河文化公园、运河旅游小镇与乡村。


旅游产业空间布局图

旅游项目空间布局图
      四、项目分析
      1、全线发展、重点突破
      全线整合大运河不同区段的各类型旅游资源,因地制宜提升文化景观环境和策划规划文化旅游项目,于大运河历史地位突出的重点区段落地打造重大旅游项目,实现大运河文化带旅游发展的空间突破和项目突破。 
      2、融合发展、文化塑魂
      以大运河文化为主线和引领,与文化、娱乐、体育、教育、农业等进行多产业融合,并结合沿岸沿线的城区、街区、景区、古镇和乡村,与都市旅游、乡村旅游进行有机融合,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业态的大运河休闲旅游产品体系。深度挖掘大运河文化特别是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支撑大运河文化带旅游项目与旅游品牌建设。 
      3、创新发展、水城一体
      创新发展理念,创新旅游业态,创新体验方式。以水为脉,将北京主城区、副城区、街区、古镇紧密连接,形成城水相连、水城一体的独特的运河都市风貌和一体化的带状旅游发展格局。 
      4、协调发展、区段联动
      不同河段(区域)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同,现今所处的资源环境、旅游发展现状也不同,形成了多个不同特征的空间集合,应结合各自特征,通过旅游发展任务的分工合作和联动发展,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互促发展,实现共赢。


旅游线路规划图
      五、成果启示
      北京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文化带作为北京三大文化带,对北京建设全国乃至世界的文化中心发挥支撑作用。作为连接京津冀的水脉和文脉,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纽带和融合的作用。
      大运河(北京段)文化带的旅游开发是在保护前提下大运河文化传承和利用的最佳方式和核心抓手,尤其通州段的旅游开发与创新利用,将使北京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内涵更加丰富,北京旅游发展格局更加优化,北京旅游供给结构更加合理和提升,北京旅游形象更加完美,甚至成为北京新的标志性旅游核心吸引物,让更多的北京居民、国内游客和入境游客共享世界级文化旅游盛宴。

(正文已结束)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

热点评论:文旅融合:大运河“1134”规划密码

已有10条评论

其它网友:空心 Vicious▽
评论:人不如己,尊重别人,己不如人,尊重自己。

搜狐网友:Corner. [小角落]
评论:我也想做一个优雅的淑女,是生活把老娘逼成了泼妇.

本网网友:没你爸风骚 -
评论:泰坦尼克号选在2012上映是要告诉我们,作为屌丝,就算你搞到了船票,也是死路一条。

天猫网友:你猜补透╮
评论:我一直在希望的田野上奔跑,虽然也偶尔被失望绊倒。

猫扑网友:心不亡wenod∕
评论:向上爬时,对遇到的人好点,因为掉下来时,你还会遇到他们。

淘宝网友:偏心   ■
评论:我活这么大,拿得起放的下的东西只有筷子

天涯网友:错过的情人
评论:据说两男一女走在街上,三人都会觉得自己是电灯泡。

百度网友:柔眸1  Demon
评论:世界上最疼痛的话是:“我爱你,但是……”。世界上最甜蜜的话是:“……但是,我爱你”。

网易网友:以死换温柔◇
评论:我是个特别的人,我是个平凡的人,所以我是个特别平凡的人

腾讯网友:- 无欲无求/ 
评论:在身材这个问题上,我是坚决不会承认自己是一个粗人的。